一般人的刻板印象,總認為體育保送生「四肢發達、不愛念書」,但28歲的陳亭君,卻允文允武。她拿過全中運桌球冠軍,一路保送高中、大學,都是第一名畢業,體育研究所畢業後,她轉行考高考二級一般行政類科,拿出打球的拚勁與自信,勇奪榜首。 開缺一人也不放棄 陳亭君勉勵考生,人生有無限可能,不要因所學而限定發展,有時要勇於突破,尤其準備國家考試,是一條漫漫長路,需要更大的決心及毅力,不要被報考人數太多嚇到,也不要因只開缺一人而放棄;凡事正面思考,只要有自信、努力準備,你就是那個上榜的幸運兒。陳亭君是高雄人,父母學歷只有高職、國中畢業。她是懷孕8個月就出生的早產兒,從小身體不好,每個禮拜都要看兩次醫生。 她回憶,小四那年,媽媽希望她多運動,於是參加校內的桌球隊,從此練出興趣,但也沒荒廢學業,都保持班上前四名。陳亭君國中第二名畢業,原本可保送高雄中學,但因指導她的教練在國小任教,只能義務指導雄中生,不能拿額外收入,她於是選擇保送私立樹德家商綜合高中部,教練可以拿到指導費,她除了可以免雜費,每學期考第一名,也拿到獎學金,高中三年沒花父母一毛錢。 高二那年,陳亭君拿到全中運桌球團體組冠軍,高中第一名畢業後,又以桌球類榜首,甄試保送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系;4年後又是系上智育第一名畢業,考了4間研究所都上榜,最後選擇離家近的高師大體育所。陳亭君讀大學後,就固定在國小當桌球教練,也修了教育學分,想當正職的體育老師,但畢業後發現對教球已失去熱忱,加上老師職缺非常少,於是放棄教師夢,放手一搏,改考公務員。 每天苦讀15個小時 她說,體育系所畢業的考生,多報考體育行政類科,但開缺少;有的則去考警察或消防員,她不想自我設限,決定考開缺比較多、也較容易準備的一般行政類科。民國98年7月,她研究所一畢業,馬上到補習班報到,謝絕一切應酬誘惑,每天「宅」在家苦讀13-15個小時,假日則在補習班從早上9點上到晚上9點,回家繼續K書。 落榜兩次攀上榜首 準備4個多月,她報考地方特考三等一般行政,離上榜只差了2.68分,沒有她想像那麼難,於是加緊衝刺,99年7月考高考三級,她只差0.6分而落榜,為之扼腕飲恨。但她並未放棄,認為只缺臨門一腳,9月再報考高考二級。高考二級一般行政類科一般組,共有127人報考,只錄取1人,陳亭君原本不抱太大期望,「當成來練筆的,」沒想到她筆試成績排第一。不過,當她和筆試第二名、台大政研所畢業的考生一起口試時,發現對方答得很好,覺得自己可能不會上,馬上又接著準備年底的地方特考。 放榜當天,她在補習班讀書,完全沒想到查榜,直到同學傳簡訊給她,還不太相信,透過補習班電腦查證,才確定真的上榜,像作夢一樣。但因要分發到新北市,她較想回南部,幾天後又去考地方特考,差0.1分而落榜,從此結束考試,到新北市政府新聞局上班,開啟全新的人生。 |